经济运行稳走向好 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发布日期: 2018-03-20 12:30:40 浏览次数:

2017年, 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开放活力的幸福普陀”奋斗目标、自由贸易先行区和海上花园会客厅两大定位,以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为工作主线,经济运行呈现稳走向好态势,稳的基础更加巩固,好的因素不断积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市领先,实体经济活力增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不断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7.6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220.1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4.6%、29.6%和55.8%。

(一)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三次产业协调稳步发展

1.三大产业稳步发展。渔业生产形势较好。全区渔农业总产值12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渔业产值116.1亿元,增长6.7%。远洋渔业产量大幅增长。全年水产品产量97.1万吨,增长7.7%,其中远洋渔业50.0万吨,增长25.4%,拉动水产品产量增长11.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增长较快。2017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5.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3%。分行业看,船舶修造业、水产加工业支撑作用明显,产值分别增长21.3%和14.6%,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7个和7.3个百分点;电力生产业企稳回升,产值增速由上年的下降14.4%转为增长6.7%。服务业平稳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0.0%,其中,批发和零售、交通、住宿和餐饮、房地产、金融、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7.5%、6.4%、9.2%、5.4%、16.3%和3.0%。港口货物吞吐量破亿吨,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10001万吨,增长5.5%。大宗商品交易活跃,石油及制品类、粮油食品类和化工材料类、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4.7%、71.5%和2.6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459.5亿元,增长50.6%,高于全市增速17.2个百分点。旅游收入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区旅游总收入411.5亿元,增长26.7%,限额以上住宿业营业收入增长11.8%,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收入增长37.7%,增速均居全市首位。

2.三大需求总体稳定。投资增长平稳。201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1%。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全年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分别完成投资104.4亿元和21.5亿元,分别增长67.6%和66.1%。重大项目投资创近年最佳。波音完工及交付中心等36个重大项目分季集中开工,完成投资30亿元以上。国电海上风电等22个“三重”项目完成投资77.7亿元,为年度计划109.4%。房地产开发投资加力,全年房地产业完成投资63.4亿元,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提高23.1个百分点。消费稳步增长。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7亿元,增长10.8%,其中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3%,高于全市平均4.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分行业看,商品零售额增长14.4%,餐费收入增长22.3%,宾馆客房收入增长14.2%。利用外资大幅增长。2017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359.1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外贸出口额226.6亿元,下降8.3%;进口总额132.5亿元,增长54.5%。外商投资势头较好,全年批准外资项目11个,比上年增加8个,合同外资金额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倍,实际利用外资0.8亿美元,增长4.9倍。

3.三大匹配性指标向好。用电量指标企稳回升。2017年全社会用电量15.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2%。全行业用电量增长3.2%,增速比上年提高6.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用电量与上年持平,建筑业用电量增长24.3%,分别比上年提高12.2和15.2个百分点。货运量指标较快增长。全社会水路货运周转量978.2亿吨公里,增长12.4%,公路运输总周转量42.0亿吨公路,增长9.3%。航运市场回暖,中国航运企业景气度创七年来新高,中国航运信心指数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航运业强势复苏态势明显。全区年末货运船只数467只,比上年末增加38只。货运船运力167.6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2.8%,为近5年来最大增幅。其中万吨以上船只运力65.4万吨,增长30.6%,占总运力的39.0%,比上年末提高5.3个百分点。金融存贷款稳步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4.5亿元,贷款余额423.4亿元,分别增长5.6%和12.7%。全年新增贷款47.6亿元,同比多增61.7亿元。不良贷款处置有力,年末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0.7亿元,比年初减少9.2亿元,不良贷款率2.53%,比年初下降2.81个百分点。

(二)经济增长质量持续向好,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1、三大收入稳步提高。财政收入增长平稳。2017年,全区财政总收入37.52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1亿元,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21.36亿元,增长5.0,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2.4%。服务业企业效益全面好转。2017年,全区1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3.0亿元,比上年下降21.2%。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全面转亏为盈,1-11月,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利润总额1.8亿元,而上年同期为亏损4.6亿元;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利润总额1759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788万元;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利润总额2869万元,上年同期为亏损14790万元。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全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045元,比上年增长8.7%,城镇、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1416元和30355元,分别增长8.4%和9.0%。渔农村居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镇,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1.69,比上年缩小0.01。

2.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民生支出扩大。2017年,一般公共服务、教育、社保就业等八项财政民生支出合计34.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59.5%,比重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社保就业、教育、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科技等支出分别增长60.0%、17.6%、22.1%、43.1%和7.8%。就业形势向好。据市人力社保局资料,2017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725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8%,比上年下降0.38个百分点。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86.5%,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9.3%,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666套、交付2258套。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困难救助资金5624万元。

3. 绿色发展稳步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持续加力。全面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五水共治”不断深化,新增污水管网15公里,131处劣Ⅴ类小微水体全部剿灭,成功创建省级“清三河”达标县(区)。“三改一拆”纵深推进,完成“三改”面积16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拆后利用率达92.5%,全面完成省级“基本无违建县(区)”创建任务。环境质量继续改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达100%。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88.6%,20个村实现生活垃圾“三化”处理。全面建成危险废物信息化监控平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节能降耗成果明显。2017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4%,其中八大高耗能产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0.4%。

(三)新经济发展格局显现,新动能发力助推经济增长

1.新平台搭建集聚发展动能。全域旅游加快推进。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推进一批A级景区创建、主题岛打造、示范区建设。全年旅游收入411.5亿元,增长26.7%,增速居全市第一。健康产业加速集聚。依托大健康产业园平台,集聚麦大基因等企业22家,注册资金9050万元。举办大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美兆体检中心等18个项目集中签约。文化产业初具规模。依托普陀国际影视创新产业园、鲁家峙文化产业园等载体,大力引进、培育成长型文化企业。全年引进影视文化相关企业66家,注册资金近3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市第一。高科技产业有效培育。海洋生态创新谷正式启动,吸引彩虹鱼深海科技、腾宇航天新材料等20多家高精尖科技型企业入驻。

2.新技术投入助推经济转型。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6家,发明专利申请量达825件。跻身全省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县(区)十二强。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增速分别为14.9%、17.2%和20.0%,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26.9%,新产品产值率为11.6%, 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贡献率为18.8%。两化融合指数全市第一。获评全省“腾笼换鸟”、“机器换人”先进县(区)。丰宇生物鱼蛋白精深加工、万邦永跃自动除锈等71项工业技改项目稳步推进,全年技改投入45.0亿元,增长18.7%。

3.新业态发展释放消费潜能。以网络销售和快递业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201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增长35.1%,全市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9.7%和23.3%。积极培育国际水产城、陆港物流等一批电商园区,零售新业态高速增长,2017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6亿元,增长50.4%。全域旅游和多元旅游快速发展,共享经济、网络约车、在线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拓展了消费领域,集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和农家乐民宿等蓬勃发展。兴普路商圈、内湖商圈消费能级有效提升,渔港小镇4A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启动。全区接待游客3281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其中沈家门、东港游客接待人次分别增长20.0%和40.6%,展茅接待游客增长91.4%。

4.新市场主体累积发展后劲。“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普陀加速度。率先在全省公布“负面清单”。首创村(社区)“证明直通车”,初步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岛”。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审批提速92.2%。实施“窗口无否决权”“容缺受理”服务机制。“最多跑一次”满意率98.0%,全省排名靠前。2017年全区新设企业1475家,同比增长2.4倍;新设个体工商户2969户,增长15.9%。平均每天新设企业4家、个体工商户8户。至2017年底,在册市场主体2.5万户,增长17.4%,其中,企业0.93万家,增长11.5%。 普陀湾众创码头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总面积2.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47家,集聚青年大学生创业者586人,带动就业1800多人。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显效,“三去一降一补”稳步推进

去产能稳步推进。完成2家僵尸企业处置。淘汰10家落后企业产能,腾出用能1.2万吨标煤,超额完成3000吨年度目标。去库存成效明显。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30.1%和56.4%。其中住宅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增长29.7%和64.6%。商品房待售面积45.4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2.9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下降13.1%和14.1%。去杠杆经济有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全力推进企业上市,出台企业上市专项支持政策,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2家,上市培育企业2家。降成本稳步推进。做好降成本、降负担工作,全年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4.3亿元。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三项费用为9.8元,比上年减少2.0元。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7.7元,比上年同期降低1.7元。补短板力度加大。创新投入加大,财政科技支出同比增长7.8%。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生态环保投资分别增长58.7%、52.1%和33.2%。积极开展企业帮扶,全年为76家企业提供357笔转贷业务,总金额达49.6亿元。

二、经济运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海岛生产成本、生活成本的劣势不断放大,加上今年钢铁价格的大幅上涨和人员工资的持续攀升,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9.6元,比上年上升3.2元,其中船舶修造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84.5元,比上年上升9.1元。2017年,全区1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44家,亏损面为31.7%,比上年提高9.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由上年盈利5.01亿元转为亏损2.86亿元。负债率处于较高水平。年末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79.8%,比上年上升4.6个百分点。

2.民间投资活力不足。缺乏好的投资项目、投资回报预期不稳、制造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扩大投资。2017年,全区民间投资139.6亿元,比上年下降25.7%,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56.7%下降到40.5%。从民间投资领域看,各行业均呈下降态势,其中工业投资下降24.9%,房地产投资下降0.6%,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下降33%。从融资情况看,2017年末,全区制造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2.9亿元,比上年下降1.2%;海运业贷款余额28.7亿元,比上年下降2.5%;商贸业贷款余额47.7亿元,比上年下降8.7%。从项目情况看, 2017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仅45个,而且以普通的技改项目和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其中民间投资项目33个,投资总额为35.8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28.5%。

3.短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从新增规模以上统计单位情况看,数量较少规模不大。2017年,全区当年新纳入国家“一套表”联网直报统计的单位64家,其中新开业单位22家,小升规单位42家,数量偏少,规模也不大。退出“一套表”单位69家,全区一套表单位总数比上年减少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从2013年末的150家逐年减少至2017年末的132家。从项目投资情况看,短期后劲有待加强。近年来,尽管一批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陆续落地,但短期内尚不能形成大规模产出,新建投产的企业偏少,有明显拉动效应的增长点比较缺乏。

从宏观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正面临稳中向好更多机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再次上调中国2018年经济组织预测。从国际大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有利于出口增长。从供给角度看,产能出清、行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盈利改善、银行不良率下降、资产负债表修复,为新一轮产能扩张蓄积能量。从需求角度看,中国步入消费主导的新发展阶段,预计2018年总需求仍有望持续增加,国内经济向好的基础日益巩固。从普陀发展实际看,目前新区正处在从量变到质变、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自贸区等系列国家战略带来的利好效应将逐步释放。从全区经济增长点梳理情况看,传统产业尚未完全走出低谷,存在不稳定、不确定性,也看到一些积极因素,产业平台建设初步构建,大文化、大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有所起色,欢乐海洋大世界、彩虹鱼等重大项目签约,为经济持续向好奠定一定的基础。2018年,全区上下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区委相关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好“五大会战”,深化“四个舟山”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加快打造自由贸易先行区和海上花园会客厅,高水平建设开放活力的幸福普陀。

附表:

2017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1-6

1-9

1-12

增长%

增长%

绝对值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9.3

9.5

394.51

9.0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7.4

8.6

51416

8.4

渔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7

8.9

30355

9.0

水产品产量(万吨)

4.5

7.1

97.11

7.7

规上工业总产值(亿元)

16.8

17.7

327.70

15.0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10.7

11.8

59.20

11.3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8.2

6.5

344.24

5.1

  工业技改投入(亿元)

27.3

18.2

45.00

18.7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

55.8

34.8

67.66

30.1

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6.7

5.7

10001

5.5

水路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13.7

10.6

978.19

12.4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

11.2

11.4

187.71

10.8

批发业销售额(亿元)

29.7

28.6

802.46

26.8

零售业销售额(亿元)

14.8

15

195.38

14.4

住宿业营业额(亿元)

15.1

14.4

20.71

11.2

餐饮业营业额(亿元)

19.0

19.0

45.49

17.9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4.0

12.1

53.06

5.5

   出口总额(亿美元)

4.8

1.4

33.46

-10.2

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

16.4

16.9

3281.29

18.3

旅游总收入(亿元)

25

25.2

411.47

26.7

财政总收入(亿元)

4.2

-0.4

37.52

4.7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9.9

1.5

25.91

7.1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亿元)

18.9

19.5

58.79

6.4

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总额(亿元)

1.4

3.9

146.53

4.2

人民币存款余额(亿元)

15.2

12.5

409.55

5.1

人民币贷款余额(亿元)

10.5

14.3

422.96

13.2

注:GDP、工业、商贸数据有修订。

信息来源: 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统计局)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